审计署再度揭露地方财政数据造假。
9月25日,审计署公布2018年第二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审计发现,部分地区违规举债、虚增财力或挪用财政专项资金。被审计地区、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政府债务预算管理,规范清理违规举债行为,在有序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遏制债务增量和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有6个省的9个市县(区)以签订政府购买服务协议等方式,形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88.63亿元;6个省的11个市县(区)虚增财政收入48.33亿元;吉林省6个市县挪用财政专项资金48.3亿元,形成支出缺口。
审计署公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跟踪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显示,湖北、江西、广东、贵州、陕西、广西6个省份的11个市县(区)虚增财政收入48.33亿元。审计署还披露了上述地方政府财政数据造假手法。
2017年,湖北省荆州市财政局、荆州市沙市区财政局分别通过将教育收费21638.69万元、2193.69万元缴入国库的方式,虚增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832.38万元。
2017年,江西省丰城市财政局通过将学杂费收入和医院诊疗费收入从财政专户缴入国库的方式,虚增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16146万元;上栗县财政局以扶持企业发展名义通过4家公司将财政资金拨付到105家企业后,再以企业缴税名义虚增当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03.88万元。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龙湖区、金平区和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披露虚增财政收入最多,高达39.54亿元。审计署指出,2017年,汕头市澄海区、龙湖区通过将医疗药品收入和学费收入等缴入国库的方式,虚增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7亿元。2017年,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汕头市金平区通过向相关公司、医院、街道办事处拨付财政资金,再以罚款、集中收入等名义收缴入库的方式,虚增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47亿元。
根据《2017年汕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汕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06亿元(按全国统一口径剔除营改增收入划分体制调整因素影响),比上年增长11.2%。
2017年2月,贵州省纳雍县财政局在无真实收入项目情况下,收取纳雍县道桥建筑有限公司1722万元作为其他非税收入缴入国库,虚增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17年1月,陕西省志丹县通过虚假转让客运站等资产的方式,由相关公司将融资租赁获得的30391.25万元资金缴入国库,虚增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山市财政局通过资金“空转”等方式,虚增国有资本经营收入6459万元,其中:2017年4910万元、2018年1549万元。
空转是最常见的财政数据造假手法。所谓空转,是指财政部门先将财政资金以支出形式拨付到缴款单位或财政收入征收单位,然后再将这些单位收到的财政拨款以税款、行政性收费等各种名义(无实际收入来源)再次征收入库,如此反复循环,形成财政收入虚增。
另外,吉林省6个市县挪用财政专项资金48.3亿元用于弥补支出缺口。截至2017年12月底,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本级、延吉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等6个市县共计挪用中央专项转移支付等各类财政资金48.3亿元,用于拆迁补偿、偿还债务等支出,形成财政支出缺口。
2017年1月17日,时任辽宁省省长陈求发在辽宁省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对外确认: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的问题,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
3天后,财政部有关负责人1月20日回应称,财政部对此高度重视,将把财政收入质量纳入重点监管,并加大问责力度,坚决防范和制止财政数据造假。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辽宁省能够公开对外确认财政数据造假,直面问题,不遮丑,不护短,既是对自身的反省和鞭策,也可以对其他地区起到警示作用,值得肯定。财政部对此高度重视,将采取进一步措施,严防财政数据造假。
这位负责人指出,调查发现,辽宁省有关市县虚增财政收入大致有四种方式,需引起警惕:
通过虚构应税事项和纳税依据,虚增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地方税收收入。如2012年,某县将原县委和县政府机关用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划拨给县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再由该公司对外转让,转让行为未实际发生,却对此征收土地增值税等5671万元。
通过虚假拆迁或转让土地、使用财政资金缴纳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虚增非税收入。如2012年,某县重复转让4家粮库土地,虚增国有资本经营收入6965万元。
违反国家规定对企业税收实施先征后返。如2011-2013年,某县对33户企业以先征后返的方式返还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2224万元。
有的市县还通过违规编造、随意调整财政月报的方式虚增财政收入。
辽宁主动“挤水分”之后,2018年年初以来又有几个省份或地区坦承数据“注水”。
先是内蒙古,2018年1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承认自治区政府财政收入虚增空转,部分旗区县工业增加值存在水分,一些地方盲目过度举债搞建设。之后,天津在两会上传出消息,滨海新区gdp调减1/3。除了内蒙古、天津“自曝家丑”,主动“挤水分”,河南、山东、海南等全国多个省份也淡化了gdp增速目标,提出要甩掉“gdp增速包袱”。
在内蒙古,据新华社报道,自治区党委承认自治区政府财政收入虚增空转。经财政审计部门反复核算后,调减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占总量的26.3%,核减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财政收入降幅最大的是包头市。此轮挤水分下财政数据直接从2016年的271.2亿元降至137.6亿元,同比下降接近五成。同时调整了2017年收支预算预期目标。调减后,2017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03.4亿元,比2016年公布数据下降14.4%,剔除虚增空转因素后同比增长14.6%。
天津滨海新区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首破万亿元,以10002亿元在当时18个国家级新区方阵中居于首位。天津对滨海新区“更改统计口径”,由“注册统计口径”调整为“在地统计口径”,2016年gdp由原来的10002.31亿元,调整为6654亿元,意味着2016年的gdp缩水3348亿元,调减了33.5%。
地方财政收入虚增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地方财政收入往往是一地政绩的重要指标。地方官员有增加财政收入的内在冲动。只要没有相应的惩罚机制,一些地方官员就可能虚增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越多,意味着财政收入“任务”完成越好,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可能因此获得上级更多的奖励性转移支付。也就是说,越多的地方财政收入,可能带来更多的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
为了有看上去更多的地方财政收入,地方政府官员也是拼了,但虚增收入仅依靠某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做到的。它一定是内部控制系统失效的产物。虚增地方税收入,需要虚构交易,例如所谓的不动产重复交易,不同利益出发点的经济主体为了一个可能给不同经济主体带来不同收益的交易行为而“配合”,是不容易做到的,而且本来也很难隐藏得住。虚增来自企业的财政收入之后要通过财政支出安排才能返还给企业,这需要“操纵”预算支出安排,这也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做到的。
学者认为,应对地方财政收入“注水”之策无非是让内控系统真正发挥作用。内控系统的健全,说到底是一个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问题。地方财政收入虚增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实现财政治理的现代化。为此,一是要合理评价地方财政收入指标,并不是收入越多政绩越大;二是要加强预算管理,有效的预算管理将让所谓的地方财政收入返还很难进行,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的虚增来自企业的财政收入问题;三是加强程序控制,让各类可能虚增地方财政收入的虚构交易无法进行,让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不当行为承担必要的责任。